来源:网络  作者:韩忠治

明对方陷自己于不义和自己随时可以吞食驻军,来回击对方。楚云飞也不是被吓大的,根本无退兵之意,知道理亏,又不想伤了和气,于是,编造了一个无法考证的理由搪塞。李云龙没有上对方的当,没有在这个虚无的理由上过多纠缠,而是就事论事,推己及人,连用两个反问委婉指责对方的无理。谈判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对李云龙来说收获不小,至少他明白了对方的态度,并为自己接下来的行动寻求了依据。李云龙究竟是如何战胜强敌的,且看第二轮舌战。

回到部队之后,李云龙派重兵围驻在大孤镇周围,名为军事演习,实则是切断了楚云飞部的通讯、交通和给养,使得驻扎大孤镇的对手成了孤军,很快就要断炊。此时,楚云飞想办法撤兵却又和外围部队失去了联络,加之担心夜长梦多,无奈之下,不得不急切地去见李云龙。

李云龙:“云飞兄,云飞兄!”(盛势之下,不忘“旧情”。)

楚云飞:“云龙兄,咱们兄弟又见面了。”(有来有往。)

李云龙:“怎么,楚兄找我有什么事吗?”(假装糊涂。)

楚云飞:“我今天是来谈公事的。”(开门见山。)

李云龙:“哈哈,公事咱们一会儿再谈,今天咱们俩得好好喝几杯,你云飞兄难得到我这儿来一趟。”(为避其话题,不谈公事,继续谈“交情”)

楚云飞:“喝酒就免了吧。如果云龙兄真有那份心,不如给我个面子,把大孤镇外围的部队撤走,我楚云飞就感恩不尽了。”(直言不讳,试图以“情”解决问题。)

李云龙:“我明天去师部一趟,顶多四五天就回来。演习是上级的命令,我们得执行呀,还希望楚兄谅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楚云飞:“等老兄四五天回来以后,我那两营人恐怕早就饿死了。”(直言事态严重,已带有恳求的味道了。)

李云龙:“那怎么办呀?老兄,你说。”(明知故问,把球踢给对方。)

楚云飞:“我说?我说算了。看见老兄这么真诚,我心里实在是太感动了。贵师部就不要去了,有一件事情我想拜托老兄。”(为得答允,反复强调兄弟情谊。)

李云龙:“你说你说,兄弟的事就是我的事。”(典型“假仗义”。)

楚云飞:“叫你的部队给我开个口子,我那两个营要撤防了。这件事云龙兄该会做主吧?”(陈述方案,在已经让步的前提下,暗示方案的可行性,不给对方拒绝的机会。)

李云龙:“怎么了?大孤镇的驻军干吗要撤走啊?”(卖关子,嘲讽对方。)

楚云飞:“我也是奉了长官部的命令。”(无奈之下,故伎重演。)

李云龙:“哦,既然是长官的命令,那我就没什么可说了。”(得便宜卖乖。)

楚云飞:“好,云龙兄,那我就告辞了。”(伤心地不宜久留。)

李云龙:“楚兄,咱们还没喝上两杯呢,今天你不能走,坚决不能走。”(兑现承诺,来而不往非礼也。)

楚云飞:“改日,改日我请你喝酒。今天实在是不能从命。”(“败”军之将何颜言酒。)

李云龙:“那我今天就不留你了,以后有机会,咱俩一定好好喝两杯。”(再提“兄弟情谊”,以免给日后交往留下隐患。)

再次相逢,形式逆转,李云龙以毒攻毒,反客为主。所不同的是,楚云飞因为情势危机,而显得没有耐心,语带请求,完全处于被动态势;李云龙顺势而走,看似答应帮忙,实则已达到逼走对手的目的,有利有节不伤“兄弟”和气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二人曾有过一定交往的前提下,各为其主均不愿退让的交锋。两场对话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谈话尺度适当,始终基于“兄弟情谊”的基础之上;二是双方的语言充满了智慧,化交谈中的攻守转换于无形;三是二人思维缜密,说话滴水不漏。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实话实说有“三忌”
·下一篇文章:说法一换 地阔天宽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qsyj.cn/news/kcjyz/128301772540FI04A56073C567124B.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