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首诗是《红楼梦》开篇第一回里贾雨村在中秋之夜吟诵的一首诗。中秋佳节,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倘若把这些文字用书法和绘画给表现出来,一定会成为永恒的经典。

  《红楼梦》前80回里共有三处描写中秋的情节,其中第75到76回的两章节里浓墨重彩地写了贾府最后一个中秋节。贾母是个品位不凡、审美情趣一流的贵族老太太,她说:“赏月在山上最好。”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老太太还很有经验地安排起了中秋团建活动,“贾母便命折一枝桂花来,命一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玩到尽兴处贾母又提出:“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音乐鉴赏达人贾母评价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地吹起来就够了,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说着,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又命斟一大杯热酒,送给谱笛之人。

  我们从这些细节的描写可以看出:从古至今中国人在中秋节的习俗,诸如“赏月、团圆、吃月饼、听曲、赏桂花”等丝毫没变。

  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人在凹晶溪馆联诗,对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红楼金句。现藏于辽宁旅顺博物馆的清代画家孙温的《红楼梦》套画里,关于这段中秋场景描绘得非常细致,这又带出了我想聊的一个话题,就是《红楼梦》里的那些书法与绘画艺术。

  《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里,贾宝玉和薛宝琴去栊翠庵折红梅,山下众人都在欣赏这画一样的人物景致。贾母喜得忙笑道:“你们瞧,这雪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艳雪图》。”

  这里说的仇十洲就是明四家仇英,仇英擅人物画,尤工仕女,重视对历史题材的刻画和描绘,后人评其工笔仕女,刻画细腻,神采飞动,精丽艳逸,为明代之杰出者。南京博物院馆藏仇英《松溪横笛图》正是描绘了文人雅士在月下江舟独吹笛的宁静幽远的情景,和《红楼梦》里的中秋节有了时空上的呼应。

  《红楼梦》第46回里,贾母的侍女鸳鸯拒绝给她提亲的嫂子,骂道“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这里虽然说是谐音梗,画通“话”,可是却惊叹贾府的一个丫鬟都具有不俗的艺术品位。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书画功底最好的皇帝,他擅于画花卉珍禽,并独创了一种具有“银钩铁画”风格的书法体,叫瘦金体,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了他关于中秋的书法作品《闰中秋月帖》。赵子昂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他的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秋郊饮马图》是赵孟頫传世的代表作品,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初秋时节,牧马人在荒野牧马的情景。画面中有十几匹不同造型的马,展现了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

  《红楼梦》第40回贾母带着刘姥姥游玩大观园,在探春的住所秋爽斋里有这样的陈设描写——“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米襄阳就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米芾,米芾书画自成一家,山水画独具特点。他的书法也颇有造诣,位列于“苏黄米蔡”宋四家之中。米芾特别擅长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北京故宫珍藏的《三希堂法帖》之一的东晋王献之的《中秋帖》,就是米芾的摹本。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也是米芾的墨宝。“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借月圆之时河蚌育珠的民间传说咏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迷人的神话色彩。其实,古代书房挂画加对联这种形式是从明末清初才开始有的,这里说到的颜鲁公则是每个书法爱好者熟知的颜体的创始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

  看《红楼梦》的乐趣就像你打开一个盲盒的过程,里面恰巧是你喜欢的东西。中国古代诗词里关于中秋的作品多如星辰,而所有中国人心目中最著名的中秋作品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在《红楼梦》第41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里,大家还记得薛宝钗喝茶的杯子吧,杯上有一行小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虽然历史上元丰五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已发配到黄州,不可能见于秘府了。但就从这一个细节上来看,曹雪芹在这么个小道具上都要花费笔墨给苏轼留一个痕迹,这应该算是一种隔空的致敬吧。




上一篇抗联歌声永流传

下一篇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书法之外还有什么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