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歌唱是通过语言艺术地咬字发音,塑造出深刻丰富的音乐形象,使歌唱语言展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从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声乐与器乐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它是音乐与诗词相结合的艺术,这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歌唱语言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歌唱艺术的优劣。人类的语言或语种虽然不同,但不同民族的声乐审美情感是具有共同性的,因此很多不同民族的声乐艺术或声乐学派,在歌唱的艺术实践与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歌唱语言艺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本文将就歌唱中字正与腔圆二者关系、吐字发音的一般规律、咬字与情感表现的联系作一粗浅论述。

  一、歌唱中字正与腔圆二者的关系

  “字正腔圆”是歌唱语言艺术全面、完美的要求。它是伴随着我国戏曲演唱活动的发展而出现的。所谓“正”,是指:“表意正,声调正,读音正,节奏正”;所谓“圆”,是指:“旋律流畅,形象鲜明,刻划细致,词曲扣准”。“字正腔圆”往往用来评价歌唱者(演员)的歌唱(演唱)技巧和水平。近年在声乐范畴中,使用得十分普遍。明代魏良辅在《曲律》中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我国著名曲艺演唱家魏喜奎在《字正腔圆》一文中说:字正腔圆,首先应该是字正。字正,听众才能听清楚唱的是什么,才能引起往下听的欲望。而且字音念准,有利于行腔的圆润,促成听觉上的美感。无论唱、念(说白),都要力求把字音读准确,不能囫囵吞枣。”①西洋歌唱艺术也十分重视读字的清晰、真切、富于感情内容。他们也是按照本民族语言的语音趋势,根据情感的需要,有规律地加重语气,强调出应该强调的单字。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诺蒂说:“我们唱的词,如果吐字不清,不仅破坏了意境,而且会给观众带来反感。正因为发音是件简单而容易被忽略的事,所以反而变成了难题。”②帕瓦诺蒂的吐字亲切自如,每个音节清晰可辨,同时声音非常连贯、通畅。由此看出,歌唱艺术在情的引导下,一切都围绕着字,突出着字,从始至终具体地落实到字。只有字正了,声音才能圆润、完整、感人。

  “字正腔圆”中的“字正”包括掌握吐字、咬字方面的各种演唱技巧。“腔圆”包括歌唱者声音条件和演唱技巧。字正是腔圆的语调基础,字不正,腔也就不会圆润流畅。在歌唱中,人们总是同时要求字正和腔圆的,因为这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和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歌声为歌词服务,腔随字走,字领腔行,两者统一。有了字才能谈到腔,无字之腔一般在歌唱中是没有的,字正是腔圆的依据,腔圆的美感只有通过字正才得以体现。

  二、歌唱中吐字发音的一般规律

  歌唱的咬字发音贯穿于歌唱艺术的始终。它是歌唱者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之一。正确的咬字和吐字以及生动的语言和语言的形象化手法是歌唱表现的极为重要的手段。

  关于咬字、吐字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就有很多很好的见解:唱法必须讲究咬字,要能“知切韵,辨四声,明五音,正四呼,紧归韵,重曲情”。吐字要讲究四呼,即开、齐、撮、合。五音是舌、牙、唇、齿、喉。四呼为纬、五音为经,歌唱尤如织布,经纬交织而成美丽的花纹。③咬字是经过唇、舌、齿、牙、喉等器官,将字咬成各种不同的姿态,咬字要正,否则就变成别的字了。吐字是将唇、舌、齿、牙、喉等器官咬成的字正确地吐出来。

  歌唱时的语言比说话夸大了许多,这种夸大的、强化的发音,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做得好的,必须要进行专门的训练。有些歌唱者虽然知道每个字应该怎样咬,但是唱起来仍旧不清楚,听众往往听不清楚歌词,不知唱的是什么。这就是因为歌唱者不懂得“开、齐、撮、合”的吐字方法的缘故。明朝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指出:“开口就是开,用力在喉;齐齿就是“齐”用力在齿;撮口就是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谈语气词“啊”的变读
·下一篇文章:播音发声特点的形成要点应包括哪些?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qsyj.cn/news/pth/12831123656687I7EDF07004KJAG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