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企业培训网
平日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这个人说话很幽默。”“某某某的主持风格幽默、活泼,充满睿智。”……看来大家都崇尚幽默,那么到底什么是幽默呢?现在,让我们分别从日常生活的层面和理论探讨的层面来为幽默下个定义。
一、幽默的粗浅定义
首先我们从日常生活的层面来看看什么是幽默。《新华辞典》对“幽默”的解释是:“幽默,音译词,指言谈举止有趣而意味深长。”我认为,这是最浅显,最直观,也是最权威的解释。
第一,它告诉我们,“幽默”是拉丁文Humour的音译(最早翻译成“欧穆亚”)。其实,Humour的本意是“潮湿”,转义是“体液”,后来因为当时的医学界认为人的性格与他体内的体液比例有关,所以Humour这个词就用来泛指“人的性格和气质”,到了十七世纪,才渐渐地演变成一个专指“性格乐观、思维机敏”的美学名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文学家林语堂先生把它音译成“幽默”,用来表达“言谈举止有趣而意味深长”这个概念,从此就有了“幽默”这个词。(在这之前,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幽默”是寂静无声的意思,而 “言谈举止风趣而意味深长”被称之为“谐”,所以,现在 “幽默”的含义实际上是“诙谐”,它和古汉语中的“幽默”已经没有直接联系了。)为此,我们千万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幽默”的含义。
第二,它告诉我们,“幽默”不仅仅指人的语言,也包括举止和行为。理解了这一点,对于我们欣赏漫画、哑剧等非语言类的幽默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幽默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来表现.
第三,它告诉我们,“幽默”的本质特点是风趣和含蓄。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风趣,主要是好笑,但又不完全是好笑,还包括轻松、机智。含蓄,就是要耐人回味,而不要太直白。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幽默的一般定义,问题是怎样才能使“言行举止风趣而含蓄呢?”下面,再让我们从理论研讨的层面来看看什么是幽默。
二、幽默的理论定义
迄今为止,古今中外的专家们给幽默下的定义真是众说纷纭,五花八门,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说,试图给幽默下定义本身就是幽默,意思是说幽默没法下定义。也有人说,幽默是天生的而不是学来的,甚至还套用鲁迅的话说:泉眼里淌出来的都是水,血管里冒出来的都是血。 其实,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就像演员一样,有本色派演员,表现力很强,演先天的,本色的性格,演得活灵活现,也有演技派演员,可塑性很强,演各种人物,各种性格,都惟妙惟肖。生活中确实有天生幽默的人,他们具有乐观的心态,开朗的性格,往往一张嘴就引人发笑,甚至举手投足都让人忍俊不禁。但大多数人不是这样,他们的幽默来自后天的锻炼和积累,如果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这种锻炼和积累一定会加快进程,甚至改变自身的性格。
为了便于我们的学习和探讨,本讲习班先采用牛朝阳、邢建民在《幽默技巧》一书中为幽默下的定义:
幽默就是提供一种无关紧要的失误供人察觉欣赏。人因满足了优势感和反应成功而发生兴趣。
我认为,在这个定义中,前一句话就是讲“什么是幽默”,而后一句话是进一步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为什么幽默”。我们重点研究第一句话——“什么是幽默”。
先看一幅画。
在公共汽车上,没有座位的妈妈为站稳脚跟,伸手把住车上的三角形吊环。旁边的孩子长得矮,够不着吊环,便伸手把住妈妈耳朵下的三角形耳环。一看就知道是夸张,但确实让人忍俊不禁。孩子误将耳环当成了吊环,正是他的失误让读者感到好笑。
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赵本山扮演的黑土来到电视台,胆怯,紧张,眼神也不够用,想和崔永元握手,却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观众先为他动作上的“失误”会心一笑。接着,老两口做自我介绍:“我是白云,我是黑土……这是我老公,这是我老母”观众哄堂大笑。为什么笑呢?因为赵本山犯了错误,他误将“老婆”说成了“老母”,差辈了。这就是失误引发的幽默。(至于赵为什么会“犯错误”,即这里使用的是什么幽默技巧,我们今后再讲。)再往下演,崔永元说“咱们今天的话题是‘昨天、今天、明天’”赵本山说:“昨天,在家准备一宿,今天到这来了,明天,回去。谢谢。” 崔永元又说:“不是,大叔我不是让您说这个昨天,我是让您往前说。”宋丹丹则说:“前天,前天俺们俩得到的乡里通知,谢谢。” 在这里,老两口对“昨天、今天、明天”词义理解上的“失误”引来了观众一次又一次的笑声。小品往下发展,谈话变成了赛诗会,当赵本山念完了他的“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并给观众行了个礼后,居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的失误又一次引来了全场的欢笑。
这段小品是“失误”构成幽默,“失误”引发笑声的最典型,最直观的实例。所以我们说“幽默就是提供一种无关紧要的失误供人察觉欣赏。”
在我们理解幽默定义时,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幽默所提供的“失误”必须是无关紧要的,不伤大雅的,没有严重后果的“失误”。赵本山朗诵完他的诗歌后,一下子坐了个“腚蹲”,这种失误无关紧要,没有严重后果,大家能开心一笑。如果演杂技“空中飞人”时,演员从空中跌落下来,观众还能笑得出来吗?
二是幽默提供的失误往往需要一个“察觉”“品味”的过程。比如我们在欣赏那幅儿子把妈妈的耳环当作吊环的漫画时,我们在看到铜锁故意当着媳妇的面问儿子 “那是你妈吗?怎那么长的脸?”时,都不是马上就笑,而是稍稍品味之后,才察觉出其中的失误,进而会心一笑。
下面举两个例子,谈谈我运用“失误论”制造幽默的体会。
有一次,我给一对小青年主持婚礼,经过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的程序后,我刚喊完“夫妻对拜”,还没等说祝词,两个人便相互鞠躬,于是我马上插了一句“等等,等等,着什么急呀?”宾客们全笑了。接着我又加上一句“叫新郎,叫新娘,不要慌,不要忙。一切行动听指挥,是不是着急入洞房?”宾客们更是开怀大笑。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宾客们为什么会笑?如果我说完“夫妻对拜”后就任由他们相互鞠躬,并接着说我的祝词,宾客们绝不会笑。而我插了一句“等等,等等,着什么急呀?”观众们一下子体会到了新人的“失误”——他们没有听主持人的口令指挥——所以觉得好笑。接下来我的四句顺口溜又让宾客们体会到了我的“失误”——误将两人相互行礼理解为是着急“入洞房”——所以又笑了。当然这些失误都是“无关紧要的”,说新郎新娘“着急入洞房”不但无损于他们的形象,而且烘托了婚礼的气氛。
这个幽默包袱我一连用了多年,每次“笑果”都十分强烈。如果说第一次是偶然碰到的话,那么以后都是我有意制造的。我故意把“夫妻对拜”的“拜”字拖个长音儿,让两个年轻人“上当”,从而引发笑声,制造欢乐。
在主持文艺晚会时,我也经常用“失误论”制造幽默,活跃现场。有个小伙子要唱首歌,歌名叫《你爱不爱我》。我在介绍了歌手的名字和单位后,把他请上来,问他“今天晚上给大家唱首什么歌?”,他回答“《你爱不爱我》”我故作惊讶地说:“你长得这么帅气,我能不爱你吗?大伙说,你们爱不爱?”观众中肯定有人回答“爱!”“你看,大伙都爱你,快用你的歌声回报大家的爱吧!”在这里,我故意把“歌手报歌名”,误解为“向我提问题”,从而引发了笑声。注意,使用这种幽默手法要提前设计,和对方沟通。如果他说“我给大家唱一首《你爱不爱我》”就没法制造“失误”了。
上一篇: 幽默说话技巧——张冠李戴法
下一篇: 学习说话技巧的重要性和方法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